<xmp id="mi6mm"><table id="mi6mm"></table>
  • <table id="mi6mm"><table id="mi6mm"></table></table>
  • <bdo id="mi6mm"><center id="mi6mm"></center></bdo>
    <table id="mi6mm"></table>
    <table id="mi6mm"><noscript id="mi6mm"></noscript></table>

    水縱有萬千,只“一勺”可飲 !|世界氣象日關注氣候與水

    來源于:知識就是力量
    發布時間:2020-03-23 16:20:15
      小字號

    作者:王建華 劉歡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流域水循環模擬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


    一年一度的世界氣象日(3月23日)到了,
    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

    意在引導人們審視新形勢下氣候與水的關系。

    undefined

    2020年世界氣象日中文版海報

    提起“水”,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從我們記事起,來自父母親朋的關懷囑咐千萬條,其中“多喝熱水”絕對名列前茅。從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角度看,水被看作一種極其重要的自然資源,被譽為“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但是,水和水資源在概念上是有區別的,水并不等同于水資源。

    ?

    “一勺”淡水中的那“一滴”

    ?

    水與空氣、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三大基本物質,清潔飲用水和疫苗被譽為現代人健康的兩大守護神。生物體中水的含量為60%~95%,可以說任何生物都離不開水的滋養。


    據估計,地球上的總水量約13.86億立方千米,覆蓋著地球71%的表面積。按現在全球76億人口計算,相當于每個人可分配到1.82億噸的水,總量不可謂不豐富。但可惜的是,如此巨量的水并非都是能為人類開發利用的“水資源”。


    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中對水資源的定義,水資源是指地球上通過自然水循環更新、符合一定質量標準、能夠為人類社會所利用的天然淡水。這部分水資源主要來自江河、淡水湖泊和淺層地下水。


    這些水資源占地球總水量的多少呢?約7/100000!


    有人比喻說,“如果地球上的水加起來能裝滿一口大水缸,淡水只占其中一勺的量,而淡水中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水資源只相當于勺子中的一滴”。

    undefined


    ?

    資源更新不易

    飲水應當思源

    ?

    雖然水資源可以通過水循環過程,在大氣降水的補給下恢復更新,但不同的淡水資源更新循環的周期相差較大:大氣中的水只需8天就能更新一次,河流則需要16天,地下水卻是需要1400年之久。


    而根據聯合國“世界水資源評估計劃”推算,以目前的用水強度,到2030年全球用水需求的40%將無法得到滿足。所以,當我們拿起一杯水暢飲時,應當意識到它是一種寶貴且有限的自然資源。

    ?
    而根據中國第二次水資源調查評價結果,中國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1775億立方米。其中,54%的降水消耗于地表蒸發,46%轉化為水資源量。

    從世界范圍看,中國水資源總量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6位,約占全球水資源的6%。但是,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21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人均水資源量最少的國家,正在以世界6%的水資源量、9%的耕地,養活著世界20%的人口,用水壓力可見一斑。

    ?

    雨水都去哪兒

    ?

    受所處緯度位置、季風氣候、地形地勢條件等的影響,中國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十分不均勻。空間分布上看,中國水資源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時間上,中國大部分地區冬春少雨,夏秋多雨,6~9月份徑流占全年總徑流量的60%~80%。其中,受夏季風到達和控制時間的不同,越向中國北方,雨季越短,降水表現越集中。


    因此,中國東北、華北及內蒙古等地區降水更多集中在夏季,雨季較短,諺語“春雨貴如油,夏雨遍地流”反映的就是華北地區春旱夏澇的景象;南方地區受夏季風影響時間長,5~10月均有較大降水,雨季很長。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6月下旬開始到7月上旬便進入了梅雨季節,降水連綿不斷,不禁讓人感嘆“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


    undefined

    ?


    提高用水效率

    ?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水利事業得到空前的發展。目前,中國已建成水庫近10萬座,形成近9000億立方米的總庫容,在防洪、發電、灌溉、供水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其中,三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相當于2800多個西湖。


    此外,為緩解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中國還先后規劃實施了南水北調、引灤入津、引黃濟青等一大批跨流域調水工程,將水資源從豐水地區調到缺水地區使用。

    undefined

    雖然中國水利工作成就斐然,但目前仍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水問題十分突出的國家之一。


    首先,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發生在中國的極端水文事件也在增多。2019年中國南方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江 西、安徽等地發生了近40年來最嚴重的伏秋連旱。


    其次,在中國,水資源短缺和用水效率低的問題仍然突出,其中最主要原因在于土地資源的開發超過了當地水資源的可承載能力。目前,中國正常年份缺水400億~500億立方米,屬于中國糧食主產區的華北和西北地區地多水少,缺水和地下水保護壓力很大,東北地區地下水超采也已初見端倪。


    再者,水環境污染和水生態損害問題凸顯。據統計,全國評價河湖中,有19%的河流和75%的湖泊達不到水源地水質標準,66%的地下水監測井水質為較差和極差。近年水生態問題突出,河湖中魚蝦等大量減少, “黃河二尺鯉”已很難見到。2020年1月,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中國最大淡水魚類”長江白鱘宣布滅絕的消息引起轟動,令網友深感痛心難過。

    ?

    黃河、長江孕育了我們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大禹治水”的精神一直激勵著萬千中華兒女奮勇拼搏。有挑戰才有前進的方向,才有奮斗的目標,相信在廣大水利工作者以及你我他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水資源會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利用。


    四房五月天
    <xmp id="mi6mm"><table id="mi6mm"></table>
  • <table id="mi6mm"><table id="mi6mm"></table></table>
  • <bdo id="mi6mm"><center id="mi6mm"></center></bdo>
    <table id="mi6mm"></table>
    <table id="mi6mm"><noscript id="mi6mm"></noscript></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