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登錄
用戶登錄
知識就是力量,講中國科學故事。大家好,我是《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領讀者江泓。
作為一名古生物科普作家,我一直認為,將自己的愛好發展成事業,是一件幸運又必然的事。我之所以會對恐龍那么感興趣,還得從2歲的時候說起。當時家里買了一臺彩色電視機,年幼時因為看了一部科幻電視劇《恐龍特急克塞號》,從此便一發而不收拾地迷戀上了恐龍。大學期間我經常在中國恐龍網BBS等專業的領域潛心吸收各種知識,慢慢的,就和不少古生物研究的專家成為了朋友。曾經有一次,我在煙臺萊陽(青島龍的發現地)親身參與了恐龍化石的挖掘工作。盡管之前也見過不少稀有的化石,但那次在古生物學家的指導下進行實地挖掘的經歷,還是令我至今難忘的。在我獲得考古學和博物館學碩士學位后,便一直在博物館工作。
從2014年7月起,我就開始為《知識就是力量》供稿了。在恭賀貴刊創刊500期之際,我又為7月刊“特別策劃”欄目撰寫了一篇題目為《小心,野獸出沒!》的文章。500萬年前的動物和500萬年后的動物都長什么樣子?這篇文章就帶領青少年乘坐“時空飛船”去探索那些奇特神秘的動物。
今年5月11日,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對外發布:“恐龍寶寶”家族再添一員,他們收錄了迄今為止中國科學記錄最完整的鴨嘴龍類胚胎。研究人員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成功復原了它,它的名字叫“英貝貝”!這是一類生活在恐龍時代末期的大型植食性恐龍,長著極具辨識度的鴨子一樣的扁平嘴巴。當今,只有極少數恐龍蛋內還保存有胚胎化石,“英貝貝”作為最稀有的化石之一,為研究恐龍的生殖發育、行為、演化以及古生態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我撰寫的《你好,小恐龍“英貝貝”》這篇文章就刊發在了目前《知識就是力量》最新的一期10月刊“探索發現”欄目里“。雖然古生物學領域還有很多未解之謎,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也對古生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除了古生物學領域,我還為《知識就是力量》雜志撰寫過考古學相關的科普文章。去年9月刊“特別策劃”欄目里發表的文章《走近人類的神秘近親——龍人》,就為青少年普及了哈爾濱頭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的古人類化石之一,為我們了解人屬的多樣性,以及不同人種和種群之間的演化關系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未來,我希望能夠走進全國中小學校,讓《知識就是力量》青少年們和恐龍來一場“約會”,向青少年展示異彩紛呈的恐龍世界,詳細介紹恐龍從繁衍到滅絕的過程,探秘史前大陸!青少年們不僅能更加了解地球上曾經的霸主,還會汲取更多的科普知識,激發他們探索古生物世界的興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一起親近動物和大自然,一起探索和發現知識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