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伴閱讀
科學筑夢共成長
本期
讀《知識就是力量》講中國科學故事
我們邀請到了
北京空天探索信息科技研究院研究員
田如森老師
知識就是力量,講中國科學故事。大家好,我是《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領讀者田如森。
我本人從事航天科普事業已經40年了。在1981年初,我到《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編輯部去探討一篇關于航天的科普稿件。結果當時的美術編輯就說,“哎呦,現在航天稿件特別多,都沒人會畫航天,也沒有資料,怎么辦呀?”我就說,“我來畫,我學的就是航天專業,而且我從小就會畫畫?!?br/>
這樣呢,本來是給《知識就是力量》寫文章的,結果最后變成了給《知識就是力量》畫插圖了。
所以我就是雜志早期的老畫手了。在1981年第11期上《吃在太空》,這就是我第一個在《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發表的科普繪畫作品。多次受邀作為《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科普公益講座的嘉賓和太空美術創作的輔導專家,為青少年帶來了《航天夢,強國夢》《太空畫創作與展示》主題的科普報告,向全國各地中小學校青少年傳播航天知識,啟發了他們對太空事業的興趣。
2016年,正好迎來了雜志社創刊60周年。在60周年的紀念特刊中,刊登了我過去畫得不少的科普插圖。我又被雜志社授予了“知識傳承獎”,所以我特別高興。同時,我也深感到科學傳播的責任和使命。
在今年9月19日下午,我在“院士專家講科學·元宇宙講堂”的科普講座活動中,我又以《太空家園·空間站》為主題,講述了什么是空間站?為什么要建造空間站?空間站能給我們老百姓和國家的經濟效益帶來什么好處?所以我分別介紹了我們中國空間站現在發展的情況,以及我們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計劃。這樣就激勵了廣大青少年熱愛航天的激情,也祝愿他們能夠學到更多的航天知識,為我們國家將來的航天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今年,在空間站上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還給大家講了青少年在地面上畫的太空畫。這些青少年畫的話,我也做過輔導。所以這些青少年現在就是通過看《知識就是力量》等一些科普雜志,他們掌握了不少科學知識,學到了許多知識要點,用自己的畫筆畫了許多太空畫,而且還在空間站展出了,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希望大家將來能夠更認真地去關注《知識就是力量》雜志,包括我自己也去關注我們《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為《知識就是力量》雜志撰寫更多的科普文章,去提高他們的想象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謝謝大家!